折疊屏風有很多的樣式,其中多分為掛屏、臺屏、插屏、圍屏、座屏這幾類。掛屏這個種類的屏風出現在清初,大多代替畫軸掛在墻上,純粹作為裝飾品。 一般是成套使用,四扇稱四扇屏,八扇稱八扇屏;也有中間掛一扇,旁邊掛對聯的。這種陳設在雍、乾時期極為盛行,尤其木雕屏風遍及皇帝與后妃的寢宮。明代前以實用為主的屏風被當做炕屏、桌屏等,而掛屏與它們不同,已經脫離了家具的范圍而直接成為了裝飾品與陳設品。臺屏臺屏的形制與獨扇式座屏相同而形體較小,是經常被放在幾案上的陳列、觀賞用小屏風,屏心常見的是大理石和嵌瓷片等。
而放在硯旁的屏風,以玉、石、漆木為多。臺屏包括支架以及與指甲相連的帶框屏面。支架上有花紋,屏面上則是文字和類似錦繡山河或人物佛像之類的屏面。插屏這是凡屏扇和座屏、硯屏的統稱。它一般都是獨扇,多以浮雕為主。大小各不同。大的設在室內當門之處,高度則根據房間與門戶的大小來定;小的則只有20厘米。它的作用與多扇座屏差不多,主要是擋風和遮蔽,也兼裝飾作用。這種類型以雙面為佳,內容為山水、風景則更美,能起到開闊視野的效果,令人心情舒暢。
制作插屏的材料一般有竹雕、青白玉、紫檀、鑲嵌瓷板和各種名貴木材等圍屏是指可以折疊的多扇屏風,所以又稱折疊屏風由四、八、十二單扇組成。無座屏,放置時呈鋸齒狀。又名“折屏”。其屏扇屏芯的裝飾方法一般有素紙裝、絹綾裝和實芯裝,再配合以書法、繪畫、雕刻和鑲嵌等技藝。座屏有底座而不能折疊,古時常將之作為住座后的屏障,用來顯示高貴的地位。到了后來,則被放在室內入口處,尤其是室內空間較大的建筑物里,進門處常 常能見到大型的座屏遮掩人的視線,也就是所謂的“地屏”。它有三扇與五扇式,也有獨扇屏與底座可裝卸的,一般被稱為“山字式”、“五扇式”與“插屏式”座屏風。